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一一二年起推動免費公益青年就業電動機車補助政策,截至今年十月底已有超過二萬人申請,但受到明年度預算歲入縮減影響將暫停申請;市議員陳冠羽、張顥瀚等質疑先前所編列預算估計剩餘六億餘元的去向,同時抨擊汰舊換新成效不佳讓停車空間不足問題惡化。
市長謝國樑日前在議會答詢時說明,財劃法修法後及中央補助縮水造成不利影響,明年度預算歲入減少十七億元,電動機車政策明年起「忍痛暫停申請」,未來有更多的預算時會恢復申請。
陳冠羽指出,根據環保局提供資料顯示,截至九月底,電動機車相關預算共剩下六億五千一百萬元,整個電動機車的預算到底花掉多少錢?包括汰舊換新補助、月資費補助、車體補助等項目動支金額,所剩六點五億元將做何用途?若依現行補助辦法每台電動機車補助六萬元,還可以繼續發放幾千台沒有問題。
張顥瀚說,過去三年對於電動機車政策所編列的經費達十三億左右,明年度不再繼續推動這項政策後,所剩餘經費將做何使用?這幾年電動機車數量成長一萬三千多台,但這兩年來基隆市機車總量從十八萬八千增長到二十萬,其中油車僅減少三千七百台,顯見汰舊換新的執行成效差,真的對空氣品質有幫助嗎?車輛數增長更使得原本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更加惡化。
環保局長馬仲豪說明,帳面上看來電動機車相關經費似乎剩餘很多,大家或許會覺得怎麼不利用這些經費繼續發放?實際上這些經費是這三年來編列所累積下來,除了發放車輛的補助以外,還得支應三到五年合約期間的月資費補助,剩餘的經費絕大部分無法挪用,就是保留支應申請民眾月資費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