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因應國際情勢變化對國內產業及勞工就業造成的衝擊,勞動部推出「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協助企業與勞工共度挑戰。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針對轄區減班休息廠商主動提供計畫訊息並受理申請,依需求提供專人輔導,鼓勵事業單位自辦培訓,強化員工技能,並適時協助規劃將訓練津貼與「僱用安定措施」薪資補貼合併申領。課程選擇多元且彈性,不論是公司自辦內部培訓或參加中彰投分署專案課程,都能輕鬆進修。
勞動部此次放寬「勞工應於減班時段參訓」規定,勞工只要在企業通報實施減班期間內空檔,皆可參加中彰投分署自辦及委辦的在職訓練課程,或其他經專案認定的課程,包含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所提供的各類數位課程。此外,由於企業現今常因勞工減班時段不一致而無法湊足人數開班,且經營規模與人力結構多元,所以勞動部也已取消最低開班人數限制,使企業在自行規劃辦理訓練課程時,可以更具彈性,期望能有效強化勞工整體專業能力。
中彰投分署表示,「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主要提供受國際情勢影響而與勞工協議暫時減少正常工時的企業,可在這段時間安排員工學習課程,提升個人與企業競爭力。如企業採自行辦理教育訓練,可申請該計畫辦訓補助,最高可達三百五十萬元,用於講師鐘點費、外聘講師交通費、教材文具、場地及工作人員費用等。但企業須承諾訓練期間穩定僱用勞工,維持整體員工九成以上,薪資不低於基本工資,確保勞工安心學習與工作。如企業未辦訓,勞工也可自行到中彰投分署提供的訓練地點參訓,方便勞工彈性選擇適合課程並能就近上課。
勞工完成訓練後,可依實際上課時數領取薪資差額範圍內的訓練津貼,以勞動部公告的每小時最低工資一百九十元計算,月投保薪資超過三萬三百元者,每月最高可領一萬七千二百一十元;月投保薪資在三萬三百元以下者,只要上滿十二小時課程即可申請每月最高二千二百八十元訓練津貼,減輕減班期間的生活壓力。符合僱用安定措施產業別的企業,還可合併申請薪資差額補貼,保障勞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