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行政院一一四年度總算及財劃法送釋憲救濟,導致基隆市中央計畫型及一般型補助款預算短緩二十八點四五億元,市府指出,如中央款項無法到位,恐衝擊財政及影響到施政。
議員張耿輝十三日在市政總檢討關切財劃法通過後,市府可增加七十五億元的預算,對可有效挹注市政。但市長謝國樑卻表示,講到統籌分配款的增加,和財政處討論,目前為止,根本沒有財政大幅變好的情形,連一般性、計劃性補助款都產生很大的問號,許多既定的中央補助都緩撥或短撥,截至四月底為止,總金額已達二十八點四五億元。
財政處長謝妙蓮報告,基隆市一一四年度總歲入二百五十四億元,自籌五十二點八六億元,占總預算兩成,其餘仰賴中央普通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計畫型補助支應。
財劃法修法通過後,計算財源可能大幅增加,但截至目前仍未收到任何分配款項,同時中央也陸續暫緩部分計畫性補助款。其中,減少部分統籌分配稅額,二、三月的撥付金額僅達月平均的七、八成,四月只有五成五多。截至四月底,基隆市統籌款已經較預算短少四點二億元。
行政院已發文,將針對總預算及財畫法提釋憲救濟,在救濟結果尚未確定前,原核定七至十二月的一般性補助款也暫緩撥付,謝妙蓮說,截至四月底,中央短撥金額達二十八點四五億元,若中央短撥金額無法到位,將嚴重衝擊財政,進而影響各項施政,未來市府資金調度將審慎應對。經過討論,市府做好最壞的打算,若中央完全不撥補助款,基隆市今年的市政暫時不會受到影響,中央預算短少的部分,將以舉債支應。
有議員認為新市政大樓大可透過自建來解決,謝國樑表示,實務上,通過財劃法,市府不僅財政收入沒有增加,反倒連原本應有的中央補助都短少,市府在許多市政建設上,才會致力透過公私協力、公辦都更方式完成,政府出地,民間出資進行合作開發,評比機制,誰願意給基隆市政府多一些樓地板面積,誰就相對比較有得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