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長陳世凱出席第71屆航海節慶祝大會在致詞時表示,代表交通部向長年致力於航運發展的各位先進致上誠摯的謝意,並恭賀所有獲獎的航商及海運有功暨模範航港從業人員,感謝為臺灣航運打下堅實的基礎,讓臺灣得以穩居全球航運重要地位,驅動我國貿易與經濟發展。
陳部長也提到,交通部身為航運事業主管機關,致力推動我國航運產業永續、智慧與韌性發展,航港局目前正全力規劃「航運產業升級方案」,聚焦智慧化、低碳化與國際化,後續將朝綠色轉型、智慧創新、人才培育、建立產業生態系4大面向提出具體相應措施,強化產業韌性、提升整體競爭力,未來也將依據業界實務需求滾動調整,讓臺灣航運在全球變局中持續穩健前行。
另外,臺灣港務公司也於111至115年間投入新臺幣560餘億元辦理國際商港建設,結合智慧科技、節能減碳、綠色環保與永續理念,積極發展智慧、韌性與綠色永續港口,於113年全面啟動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自動化貨櫃碼頭,有效提高年儲運能量達650萬TEU,並應用5G AIoT智慧科技,刻正辦理第三與第五貨櫃中心改建工程。

航運是一項高度國際化的產業,極易受到全球政經局勢變動的影響,我國航運業者近幾年雖然在面對疫情、俄烏戰爭、紅海危機等地緣政治,造成全球供應鏈重組之大幅度改變的挑戰下,都能毅然展現出堅強的韌性,營收表現屢創佳績。面對當前波灣衝突升溫、地緣政治依然緊張,加上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供應鏈影響的高度不確定性,以及國際間對減碳與環境永續要求也日益趨嚴,使得航運產業的經營環境相較以往顯得更加的艱難與充滿變數。

值此日益劇烈的全球競爭與環境變遷,交通部將持續關注國際情勢發展,並積極協助我國航運業者加速轉型升級,相信只要政府與產業共同努力攜手合作,臺灣航業定能在國際競爭中穩健前行。例如美國日前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時,本人隨即召開座談會,邀集相關航運公協會及業者與經濟部、財政部等部會進行深入交流,聆聽業者的聲音,透過公私合作,齊心強化海空產業韌性與應變能力;另為了協助產業因應變局,也請航港局立即重啟「國際海運運輸平穩工作小組」機制,在此也特別感謝在座業界鼎力相助,協助出口商因應美方關稅暫緩90天所引發的急單效應所需艙位,充分扮演業界最堅強的靠山。

除了貨運外同樣也關注到海運客運服務在整體交通體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疏運及災害備援體系之下,強調陸海空間的「運具聯防」整合支持,而海運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無論是連假疏運、或是花東地區的緊急備援、離島霧鎖的交通中斷等等,都能見到海運業者積極協助交通部進行疏運作業,提供民眾安全、即時的替代運輸,展現民間與政府攜手守護交通韌性的最佳典範。

迎來第71屆航海節,陪伴著臺灣經濟發展一路走來,航港產業基礎及版圖也越來越完整,無論是航商本身,或是船務代理、海運承攬業、貨櫃集散站等產業角色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大家都是讓臺灣成為全球航運關鍵角色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