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由台中港務分公司主辦的第三十五屆台日工程技術研討會,十八、十九日在台中震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集結台日港埠工程、海事技術及永續發展領域專家,深入交流港灣建設新趨勢與合作方向,並參訪參訪「台中港填方區新建海堤工程」,實地了解工程如何在極具挑戰的環境下推動,無外廓堤施工的極限挑戰。
第三十五屆台日工程技術研討會,十八、十九日在台中震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集結台日港埠工程、海事技術及永續發展領域專家,深入交流港灣建設新趨勢與合作方向,並到台中港全台最大沉箱施工現場,分享了在沉箱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其解決方案,深入了解背後的創新工法與挑戰。
台中港務分公司表示,「台中港填方區新建海堤工程」,施工水域直接面向外海,缺乏外廓堤遮蔽,海象靜穩度不足,海上作業難度顯著提高。再加上台中港特殊海氣象:強烈東北季風季最高達三點八五 公尺的潮差皆大幅提升施工難度,需要更嚴謹的計畫及現場技術。

台中港務分公司表示,本工程特色採圍堤I沉箱,長三十公尺、寬三十公尺、高二十三點五公尺,為目前國內最大型沉箱,其重量高達一萬三千噸。為此施工團隊採用陸工法製作沉箱,並透過台車頂升技術,將沉箱平穩移至可載重二萬噸之宏升號浮台船,再透過縝密拖航計畫,確保沉箱在台中港每年十月至隔年三月惡劣海氣象下,仍可安全運輸至儲存區。
沉箱定位更需多方協作,除了高度仰賴海象穩定,也必須配合台中港航管中心指揮調度,在確保港區營運順暢的前提下完成作業,是真正跨單位精準協作的成果。
台中港務分公司特別感謝日本學者親臨現場,與工程團隊交流沉箱製作及海事工程經驗,昨日台中港平均風速八至九級,與會日本學者真切體驗到第一線工程團隊的工作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