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原住民族文化節將於十一月登場,台中市政府二十九日在陽明大樓舉行記者會。原民會表示,文化節以「原聚?山海屯」為主題,原本一年只有一場次的活動,擴大為山、海及屯區各辦一場,共三場。
市府原民會主委楊馨怡、立委黃仁、市議員吳建德、邱愛珊、客委會主委江俊龍,以及原民會族群委員邱春生、陳舒芳、張錦秀、李建明、周進德等共襄盛舉。
另有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立委盧縣一、陳瑩、伍麗華、市議員古秀英等參與。
原民會說明,記者會開場由泰雅、阿美及排灣三族的耆老進行傳統祭儀,祈求各場次的活動順利圓滿。不同族群的歲時祭儀均不相同,展現原住民族對祖靈、天地及自然的敬畏與尊崇;繼之登場的是充滿力與美的原民舞蹈,舞者透過服飾、音樂及肢體動作,展現出不同族群的藝術文化魅力。現場安排三項原住民族傳統技藝體驗,包括「頂物(temuqulj)」象徵平衡智慧與女性力量、「八卦網捕魚(mitafokod)」展現集體合作與生態永續精神、及「搗麻糬(smxu’ hikil)」象徵部落團結與共享喜悅。

原民文化老師的現場演繹,十足有趣、新奇,與會來賓嘖嘖稱奇,感受到原住民傳統生活文化的奧妙與智慧。
截至九月底,台中市原住民族人口達四萬一五八四1人,居住在二十九個行政區。
今年各界的建議,嘗試在山、海、屯區各辦一場文化節活動,首先登場的是第一場十一月八日在大雅區;第二場十一月十五日在梧棲區;第三場是在太平區。
三場文化節活動由原民會與民政局、大雅區公所、梧棲區公所及太平區公所共同合作辦理,每一場次的活動都有其主題及特色。如大雅區以「泰雅之山」為題,將傳統祭儀展演設為主軸,結合織布工藝教學與部落風味市集,民眾近距離體驗山區族群的文化美學;梧棲區以「阿美之海」為題,展現海洋民族的漁撈技藝,以及熱情有力的歌舞文化;太平場是以「排灣之屯」為題,以族語歌謠、青年創意手作與文化市集作為壓軸。
原民會表示,三場活動約計有三十組以上原民團體的樂舞演出、兼具人文與經濟的特色市集、新奇有趣的文化體驗以及原民工藝創作與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