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中華鯨豚協會八斗子鯨豚救援池獲一千六百五十位善心人士捐款及能源航運公司贊助,由原本臨時帆布池改建為水泥池並正式啟用,市長謝國樑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組長羅進明、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祁偉廉等貴賓共同見證這項具有指標意義的成果,新落成的鯨豚救援池象徵北台灣鯨豚救援工作邁向專業化與永續化的新階段,也突顯基隆在全國海洋保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謝國樑表示,基隆是一座與海共生的城市,長期以來市府積極推動海洋保育政策,基隆在北台灣鯨豚救援網絡中扮演重要角色,五年內已協助收容十四隻鯨豚,其中九隻成功重返大海。他強調,救援池的落成代表基隆保育行動的升級,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海洋教育,讓愛海、護海的精神深植人心。
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祁偉廉指出,新建的水泥式救援池由協會發起募資,並獲基隆市政府、海洋保育署及漁業署支持。池體為類橢圓設計,內徑長九公尺、最深達一點三公尺,比舊有帆布池大約一點五倍,並使用八斗子漁港外乾淨海水,未來將升級過濾系統,確保水質穩定。新設施具備金剛吊臂與多鯨豚照護空間,大幅提升救援與搬運安全性,是全台唯一兼具吊掛系統與長期照護功能的鯨豚救援據點。
產業發展處長蔡馥嚀表示,八斗子岸置中心原為漁工安置設施,市府接手後積極轉型為結合海洋教育、志工培訓與鯨豚救援的多功能基地。中心鄰近八斗子漁港、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及海科館,具備完善專業能量,是基隆推動鯨豚救援與海洋保育的重要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