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市議員鄭文婷二十三日下午四點,帶著支持者到市府大門,呼籲市府的廉政平台,不要淪為市府遮羞布。在市府廉政平台第三次會議召開前,到四樓禮堂開會現場,把陳情書交給廉政平台的委員後,在禮堂外喊口號後離去。
鄭文婷議員指出,利用市府廉政平台聯繁會議開會前,到市府舉牌抗議,主要目的是呼籲廉政平台的委員,不要淪為市府的遮羞布。新市政大樓是基隆市近年來,最具指標性的公共建設,總價值超過新台幣一百億元,市府應以最高標準自我檢視,尤其是廉政平台應是避免黑箱作業,以及防止舞弊的角色,但市府儼然已將「廉政平台」當作橡皮圖章,作為粉飾太平的遮羞布,要在今年底前辦理招商程序,讓人無法苟同。
鄭文婷表示,依照內政部一○三年基隆火車站第二階段規畫報告書內,曾估算市府每位員工使用市政大樓面積,約為每人四十公尺,當時市府員工人數為七百人,就須要二千八百公尺,亦即八千四百七十坪,根據基市府公告一一四年度的員工數為一千三百一十人,不含警察人員及消防人員,依此計算,共需使用面積為五萬二千四百,即一萬五千八百五十一坪,而今市府透過合建方式,卻僅能分得五千九百餘坪樓地板面積,明顯不敷使用。更何況過去原本是預計興建一棟市政大樓,謝國樑的市府團隊卻要拆成兩棟大樓,使得即便興建二萬坪樓地板面積,仍無法達到當初興建新市政大樓,要將散落各地的局處收攏進新市政大樓的目的。
據媒體披露過去研議興建的新市政大樓,具有改進公共設施的重要目的,此為都市更新條例第四條所明定,規劃的單一棟新市政大樓,頂樓部分預計作為開放空間,讓所有民眾均可上至頂樓,觀賞港區風景,而今卻劃分成兩棟大 樓,較大面積的大樓由建商分回,屆時勢必不可能開放為公眾欣賞港區風景;更因樓地板面積不足,未來市府可能必須向建商承租建商分得部分的建物,如此豈非倒果為因,讓市府辦公空間不足的問題持續惡化。
鄭文婷認為基隆市民,有權知道公有土地如何被使用,市府與建商如何分配、相關決策是否依法行政。要求廉政平台委員都能秉持社會責任,依法督促市府把問題釐清後,才能對外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