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鈑金產業人工智慧轉型力大爆發,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劉嘉茹廿一日指出,面對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中心結合政策推動與技術研發,聚焦人工智慧與自動光學檢測於鈑金製程的導入應用,協助產業數位升級,加速邁向智慧製造。
金屬中心舉行的《製造新定義─在地產業 × 智慧轉型》系列研討會,「從手工到智檢-人工智慧導入鈑金產業轉型力研討會」,廿一日圓滿落幕,吸引產官學界之專家與業者齊聚交流,也為傳統鈑金注入人工智慧動能。
金屬中心副執行長林烈全強調,邀請國內兩大鈑金協會及相關業者代表與會座談,共同就鈑金產業未來發展提出策略建言與經驗分享,並善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資源,協助業界導入人工智慧與自動光學檢測技術,並結合數位雙生應用,持續推動產品高值化與智慧製造升級。
台灣雷射鈑金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文義表示,面對國際關稅與市場競爭的挑戰,產業版圖正快速重組,唯有讓人工智慧與現場製程深度融合,才能轉化為真正的實戰競爭力。台灣板金經營協會理事長劉明杰指出,鈑金產業長期仰賴師傅經驗與人工檢測,如今人工智慧的導入正是轉型契機,讓產業在品質、效率與人才斷層間找到新平衡。
金屬中心系統處處長邱振璋展示多項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包括自主研發的AISL智捷方舟人工智慧開發工具,整合人工智慧與自動光學檢測技術,應用於砂芯辨識、焊道與鈑金瑕疵檢測,並已導入興南鑄造與造船廠等產線。透過數位建模與機器學習,有效提升製造現場效率與品質,展現人工智慧導入產線的實質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