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市警局公布今年九月份詐欺案件概況,根據打詐儀錶板統計顯示,受理數共一百八十三件,財損金額為九千八百五十八萬元。「打詐儀錶板」即時呈現各類詐騙數據,包括案件數、財損情形、常見手法及防範措施,並搭配實際案例解析,期盼提升市民識詐能力,降低受害風險,將防詐意識深植人心。
局長林信雄說明基隆市九月詐欺案件數較上月減少百分之十六,財損金額增加百分十八。本月高發案類以「網路購物」居首、其次則為「假交友投資詐騙」及「假投資詐騙」。就財損金額分析,上月以假交友投資詐騙居首位,占整體損失約百分之三十六。若以行政區來分析,信義區為案件發生數最高的地區,中正區則為財損最嚴重地區。
邀請到A小姐分享自身遭詐經歷。A小姐於今年五月下旬,接獲自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人員的來電,對方謊稱她的個資遭冒用申辦門號,並轉接另一名自稱警察人員的男子與其聯繫。詐騙集團進一步要求其加入LINE帳號,並稱其涉入詐欺案件,需配合調查、交付財產以利監管。A小姐信以為真,依對方指示多次當面交付現金,累計損失金額達新台幣三百九十六萬元。直到對方以「案件結束」為由中斷聯繫後,A小姐始驚覺遭詐,遂前往派出所報案。警方呼籲,凡是自稱「檢警」要求監管財產、交付現金或金融卡,都是詐騙,民眾切勿輕信。
市警局自今年六月起,推動「阻詐金鐘罩|高關懷保護對象名單制」,制度上路以來,已有兩位民眾,分別於基隆郵局及基隆第一信用合作社再次臨櫃辦理交易時,經行員識破可疑情形並即時通報警方到場,成功攔阻四十六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