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為推廣減少廢棄物造成海洋汙染,漁業署、海魚基金會與基隆區漁會共同舉辦源頭減塑─外籍漁工海洋廢棄物減量暨園遊會,邀請外籍漁工及漁村居民共同參與,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推廣垃圾分類、減廢行動與正確漁具管理,實踐守護海洋的永續行動。
漁業署表示,此次活動以「減少汙染、減少海廢」為核心精神,港區若廢棄物未妥善分類或隨意丟棄,極可能隨風雨或作業過程流入大海,造成嚴重的海洋汙染與生態威脅,因此,特別規劃四大教育重點,包括垃圾不落地與正確分類、船上垃圾妥善安置、漁具不得隨意拋棄,以及作業中主動打撈海廢。
基隆區漁會表示,八斗子漁港每個月從海上回收海廢數量約有二十呎貨櫃大,經過回收、分類確實對於減少海洋廢棄物,有很大幫助;活動過程中除教導移工及民眾如何分辨海廢,並透過垃圾分類比賽、減塑闖關及海廢辨識遊戲等趣味互動遊戲,讓減塑觀念落實在生活中,共同守護海洋環境。
漁業署強調,台灣漁業的永續發展仰賴每一位漁工的努力與付出,這次活動除了環境教育,更傳達對外籍漁工的感謝與關懷,未來將持續推動減廢與回收行動,號召全民攜手打造更乾淨的港區環境,共同守護海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