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林保署台中分署與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台灣野鳥協會四日至十一月二日於東勢林業文化園區修理工廠舉辦「原來我們那麼近─猛禽生活主題展」,以「猛其林」、「猛時尚」、「猛好宅」、「猛航線」、「猛生活」等日常切面,帶領民眾走進猛禽的世界。
台中分署指出,展覽介紹猛禽的食、衣、住、行與生活大小事,讓民眾認識不同猛禽間的食物選擇、遷徙活動及巢位喜好的差異,透過猛禽棲架展現猛禽在農田有害生物防治的價值。
展覽中,活用修理工廠原有挑高樸素牆面,以巨幅的猛禽掛軸還原牠們掠過山林與天空時仰望牠們的形態,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以及台中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的食繭、羽毛及黑翅鳶、草鴞等九種猛禽的標本,讓民眾近距離觀察牠們身上的特徵。
台灣目前紀錄達五十種猛禽,原生種都是保育類野生動物,牠們多具備銳利的視力、強大的力量、卓越的飛行能力,以及對環境和獵物的敏銳感,擅長於高空盤旋和快速俯衝捕獵,是跨生態系、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也是維持食物鏈平衡的重要角色。
其中,大雪山林道沿線記錄二十五種猛禽,包含常見的大冠鷲、赤腹鷹、東方蜂鷹、鳳頭蒼鷹、松雀鷹,以及珍貴稀有保育類熊鷹,還有本土貓頭鷹中最大的黃魚鴞、最小的鵂鶹。台灣有紀錄的猛禽半數都可在大雪山觀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