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廿六日主張,財政部應立即啟動廿萬元免開統一發票標準的檢討機制,並將物價指數納入定期檢視的參考依據。
邱志偉說,同時,也應評估對於如早餐店等小規模餐飲業,重新檢討是否適用「營業性質特殊之營業人」範圍,讓稅制更符合實際營運型態。
邱志偉建議,唯有讓制度回應現實,才能在維護租稅公平的同時,減輕小店家的負擔,真正做到支持基層經濟、照顧庶民生計。
他指出,發票制度的基準點,關乎基層店家的生存壓力。觀察財政部自今年一月起,參酌CPI上漲調高小規模營業人起徵點,承認通膨使銷售額被動墊高;但統一發票免開立廿萬元門檻卻自民國七十五年訂定至今未動,嚴重脫離當前物價與經營環境。
邱志偉提到,早已過時的門檻,導致某些小店家,如早餐店等薄利行業在外送抽成、原物料與薪資上揚下,營業額易破線、實質利潤未增,卻要承擔更高的稅務遵循成本與五%的營業稅壓力。這樣的規範,不僅不符實情,似也違背了公平課稅與租稅中立的原則。
邱志偉認為,法律上,所得稅法尚有隨物價檢討的明文;營業稅法雖未寫入CPI連動,但也未限制不得因物價或環境調整。既然財政部能以物價為由調整小規模營業人的起徵點,卻未同步檢討發票門檻,這樣的制度設計顯然欠缺一致性,實難以讓基層民眾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