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在台的印尼的移工、外籍配偶人數突破三十萬大關,為傳授台灣小吃的美味,基隆清真寺與基隆區漁會共同舉辦「台灣小吃創業廚藝課程」,一開放報名就秒殺額滿,五十多位印尼移工、新住民共同學習製作經典台灣味的牛肉麵、雞排、蚵仔煎及珍珠奶茶,不少參與課程的學員都說返鄉後將用「台灣味」開小吃攤或餐飲,希望開創未來的人生。
基隆區漁會邀請專業知名飯店主廚傳授台灣味小吃,五十多位移工、外配,認真學習,勤作筆記料理做法,甚至每個人手一機,透過直播將食譜分享給家鄉的印尼朋友及家人;漁業署長王茂城表示,透過這一場小吃創業廚藝課程,希望參加者能學習到台灣味小吃的做法,不管未來回到家鄉創業,或者自己料理,都能學習到台灣傳統的好味道。
應邀出席的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長Arif Sulistiyo表示,印尼移工、外配人數,在台灣人數是其他國家最多的國家,透過基隆區漁會廚藝課程,相信他們都能學到台灣味的小吃做法,很感謝基隆區漁會照顧基隆漁工及外配,讓他們在台灣也能獲到妥善照顧。
基隆區漁會理事長簡建輝表示,感謝他們為台灣漁業做出的貢獻。這次開辦的小吃課程相當實用又美味,希望學員將台灣小吃,帶到印尼家鄉繼續發揚台灣的美味。
參加課程印尼移工說,台灣美食很吸引他們,像是牛肉麵,台灣的比較清淡,沒有太多的香料,食材都很天然,不像印尼口味很重,報名學習課程,希望回到印尼家鄉可以做一點小生意,讓台灣小吃在家鄉也能品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