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警方公布今年六月打詐成果記者會,較上月不論是案件數或財損都往下降,顯示警方打詐已有成交,同時已提升市民的防詐意識,同時警政署自七月開始,凡員警攔阻被害人匯款成功,可獲獎勵金二千到一萬元不等,鼓勵員警攔阻詐騙案。
市警局十六日上午舉辦「打詐儀錶板」記者會,公布全市今年六月份詐欺案件受理情形,共計二百二十二件,財損金額達新台幣七千零十八萬元。基隆警方的打詐數據顯示,在詐騙案件數及財損上,都明顯減少,已有效提升市民防詐意識,降低受害風險,將防詐觀念深植市民心中。
記者會由警察局長林信雄主持,他指出全市六月份詐欺案件與五月份比較,案件數減少一成、財損金額減少二成四。其中高發的詐欺案類,以假投資詐騙為首;其次為網路購物詐騙與假交友的投資詐財詐騙案。就財損金額分析,假投資詐騙造成的損失仍居首位,約占整體財損近四成。若以行政區來看,基市中山區為案件發生數最高地區;而信義區為財損最嚴重地區,顯示詐騙犯罪對市民財產安全造成重大威脅,仍需持續宣宣導。
為強化市民警覺,現場有被害人A小姐出席,她說,今年五月初於YouTube廣告上得知投資訊息,看到投資廣告,點擊連結後加入一名自稱投資老師的LINE帳號,並加入投資群組。群內成員紛紛分享獲利經驗,讓A小姐降低戒心,在加入助理後,依助理指示下載投資APP,並與投資儲值專員聯繫。在歹徒的誆騙下,A小姐先後兩次以現金面交新台幣各五十萬元,合計損失一百萬元。詐騙集團為取得信任,還提供「合作契約書」與「交割憑證」為掩飾,APP內也顯示資金入帳與虛假獲利資訊,持續誘導A小姐追加投資。直到女兒察覺異狀查看對話紀錄後,A小姐才驚覺遭詐,於是到轄區派出所報案。
市警局除持續向民眾宣導識詐觀念,也積極推動「警銀聯防機制」,結合金融機構共同防詐。警方統計,今年一到六月,基隆攔阻成功詐騙案件數,共一百二十六件,攔阻金額達九千三百二十二萬餘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功攔阻案件數與攔阻金額分別提升八成五與七成六,顯見基隆警銀聯防機制,已逐漸成熟且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