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金龍/綜合報導
金門地區在四月接連發生五起鯨豚擱淺事件,與一一二、一一三年同期相比較多,格外引發關注。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表示,這些案例包括四隻露脊鼠海豚與一隻中華白海豚,擱淺地點分布在大、小金門的后沙沙灘、茅山塔岸際、羅厝漁港周邊及陳景蘭洋樓岸際等地,呼籲若發現鯨豚擱淺時撥打一一八通報由相關單位處理,以利留下完整擱淺紀錄。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昨日表示,今年四月於大、小金門發生鯨豚擱淺案例共五起,分別為露脊鼠海豚四起、中華白海豚一起,擱淺地點包括后沙海域沙灘、茅山塔岸際、羅厝漁港附近海域及陳景蘭洋樓岸際,均為民眾報案後,由水試所、海岸巡、金門野保協會、金門海洋保育站等單位派員到場解剖採樣、掩埋。
水試所指出,這些擱淺個體多數並未發現胃內食物,一隻仍處於哺乳階段,雖無法直接判斷是否與海洋環境惡化或漁業資源枯竭有關,但擱淺往往是多重壓力累積的結果,包括氣候變遷、疾病、噪音污染等多種可能因素。

水試所指出,今年四月份五起鯨豚擱淺案例,相較民國一一二、一一三年同期各一起案件多,具體原因仍有待調查研究。
水試所指出,長時間監測調查數據資料是釐清擱淺原因基礎,水試所在海洋保育署支持下投入鯨豚擱淺救援及鯨豚族群調查,並與國內相關團體合作交流,期能共同累績充足背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