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為推廣海洋科學素養教育,國際扶輪三四九0地區基隆分區九個社攜手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以OSS海洋序列課程入校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海洋奧妙的生命歷程,了解海洋以何種方式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進一步實踐知海、親海、愛海,身為扶輪人的市議員陳宜和何淑萍共襄盛舉。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說明,OSS海洋序列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勞倫斯科學館與羅格斯大學的海洋與海岸科學研究所合作完成,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教育部門出版的教材。海洋科學序列由三個單元構成,每單元的內容,根據前一個單元的知識繼續深入發展,吸引學生探索洋流、海底特徵、海洋棲息地、海洋生物多樣性、海洋食物網、對海洋環境的適應以及人類與海洋的相互聯繫,包括探索、研究技術、污染和解決方案,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很適合國小三至五年級的學生。

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顥樺說,海洋台灣基金會致力於在地知識教育,海洋是國土的延伸,也是國家的一部分,海洋科學的思維應從小植入日常成為島民的常識,而不是僅止於課堂上知識傳遞。
國際扶輪三四九0地區總監陳建勳說,海洋永續不只是口號,還要身體力行。海洋序列課程是由教育部推動的海洋素養課程,透過民間單位海洋台灣基金會的推廣與努力,串聯海科館的專業教學資源與扶輪社的推廣基金挹注後,再進入校園教學,成為在地學校的特色學程,這種由下而上的在地行動,落實在地公民力量的展現。
基隆南區扶輪社社長黃永翔表示,目前參與專案的學校有東信國小、暖西國小兩所學校,一一四年度海洋台灣基金會也將辦理師資培育課程,有意加入相關課程的學校單位與個人師資,可與海洋台灣基金會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