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河堤社區發展協會水環境巡守隊的志工,六日在河堤國小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水環境教育活動;巡守隊郭賢宗隊長表示,活動旨在提升學生對水環境保護的認識與意識,課程除了用影片介紹愛河沿岸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外,最重要的是教導學生對愛河水質進行簡單檢測,檢測的內容有水溫、酸鹼度、溶氧量和濁度。
活動由河堤水環境巡守隊的志工們主辦,這群社區志工大都是阿公阿嬤級,為了讓小朋友真正了解愛河水質,志工們一早就特別從愛河南橋提著一桶一桶的愛河水到校進行水環境維護課程。
郭賢宗隊長表示,整個操作過程中,要學生謹記一長兩短的原則,也就是在長試管中放入一顆PH值藥錠測量酸鹼值,在短試管中放入二顆DO溶氧藥錠,測水中溶氧量,了解過高或過低的PH值及溶氧量對水環境的潛在危害。
河堤國小校長杜昌霖表示,這次活動可讓學生知道要珍惜水資源及愛護水環境,也符合SDGs6「淨水與衛生」的永續發展目標;他並指出,河堤國小的學生非常幸福,因為社區有一群熱心的志工讓居住的環境保持得如此優美,學生才能在這麼棒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
學務處王瑞裕主任說,這次活動是高雄市環保局水環境巡守隊深耕計畫的一部分,結合社區水環境巡守隊與學校,讓更多學生參與體驗,進一步推動社區的環保教育,也藉這次活動,培養下一代對環保的責任感。
學生洪若緁說,這次活動很有趣,沒想到用不同的藥錠測試,就知道愛河水質的酸鹼值和含氧量,真的神奇;學生譚尚謙則提到,愛護水環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家人假日經常會帶我到河堤公園騎腳踏車,感覺愛河的水很乾淨,但應該還是要經過簡單檢驗才知道有沒有被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