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白埔園區」完成環評大會審查作業,採取高於法規標準的措施,打造兼具經濟效益與生態平衡的示範園區,預計今年第二季完成開發規劃設置,隨後展開公共工程與廠房建設,未來可望引進約四千五百名就業人口,創造約三千億元年產值,推動南部半導體產業升級。
高雄市經發局指出,市府所提具體措施及要求高於法規標準,包含大幅提升整體區域性計畫之防洪能力、森林保留與補植、完善棲地保護等措施,本次大會更針對環頸雉棲地保護、滯洪池調整等議題進一步增強配套,確保開發與環境保護並行。
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為兼顧環境與生態共榮,市府針對環評關注的廢棄物處理、空污抵換、交通影響、排水規劃及造林地保留等議題,提出完整應對方案,包括提升廢棄物再利用率至百分之八十、加嚴放流水質標準、擴大空污抵換機制,以及滯洪池規劃達四十三萬噸容量等措施。
對於環團關注的森林與保育類棲地議題,「白埔園區」開發將以維護生態平衡為原則,樹木除分級篩選後於區內原地保留、移植或綠資材再利用外,並將採一點二倍補植原生或當地適生樹種,並於六年內完成補植計畫,確保綠覆率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