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張博洋十二日認為,讓市民朋友、長輩、弱勢朋友「能坐著安心等車」,不只是交通便利的問題,更是一個進步文明城市的體現,市府應加速來改善,提升高雄整體公共運輸環境。
張博洋指出,目前高雄全市共有五千四百卅二個公車站,但僅有一千八百廿二個有座椅、一千零五十四個有候車亭,這就代表仍有超過三千六百站沒遮蔽、四千三百多個站無座椅。
他說,就算將範圍所小至三民區,區內共有三百七十四個公車站,其中二百七十四站無遮蔽、一百六十四站無座椅,這讓許多民眾甚至是長輩和弱勢族群在烈日或雨天等車成了折磨。
張博洋提到,根據統計,去年高雄市公車搭乘人次達三千六百八十九萬人次,其中使用敬老卡與愛心卡的乘客比例高達卅六%,這些族群是公車的重要使用者,但卻常常得在高溫下曝曬、雨天淋雨、無處可坐,此外,輕軌沿線及轉乘站的候車環境同樣簡陋,缺乏座椅與遮陽設施,導致民眾轉乘意願降低,影響整體公共運輸的效率。
張博洋表示,交通局目前規劃明年僅增設四十五座候車亭及卅座候車椅,但全市還有四千多個公車站沒有座椅,無異於杯水車薪,無法滿足市民需求。因此,設置速度及數量應提升。
張博洋建議:全面盤點目前有設置「愛心椅」的公車站,將其列為優先增設座椅與候車亭的地點。檢討設置標準與溝通機制,加速候車設施設置進度,不要讓改善卡在程序或個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