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區農會二十四日於江南田區舉辦芋頭採收體驗活動,邀請在地青農許倍崙擔任講師,並帶領社區年長者親身走入田間,學習芋頭知識並實際體驗採收的樂趣。活動不僅增進大家對在地農產的了解,也讓年長者重新連結故鄉土地,感受農民耕作的辛勞。
農會總幹事黃瑞祥表示,許倍崙講師長年投入大甲地區芋頭種植,具有豐富專業的實務經驗。他向社區年長者介紹,大甲地區擁有深厚肥沃的壤土,富含有機質且排水良好,具備適度保水性,為栽培優質芋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正因如此,大甲芋頭不僅香氣濃郁、口感鬆軟細緻,更成為地方特色產業,深受消費者青睞。
活動當天主要體驗的品種為「檳榔心芋」,栽種期自國曆十一月至翌年二 月,需八至十個月才能成熟採收。許倍崙也親自示範挑選芋頭的技巧,指出若觀察到植株葉片與芋梗較矮小,通常代表養分已集中於地下的母芋,能長出飽滿碩大的芋頭。社區年長者在他的指導下,不僅收穫滿滿,更對家鄉農作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黃總幹事表示,農會推動照顧服務長輩,特別重視透過農事體驗讓社區年長者走進農田,藉由實際操作過程學習在地農作知識,增進對農業的理解與故鄉土地的認同感。這樣的活動同時也凸顯農會對在地青農的支持,期望持續與更多青農合作,共同推廣大甲優質農產品,打造農業與文化傳承的良性循環。
在完成芋頭採收體驗後,社區年長者一行人也回到農會七樓的稻米產業文化館,進一步認識水稻生長過程,並由指導員導覽傳統農村文化。透過參觀,大家更加了解大甲稻米產業的發展與農業價值,並共同響應支持在地農業,推動食農教育向下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