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某國中學生九日利用教育網路群組廣發騷擾信件,教育處獲悉後立即啟動應變機制,除緊急停用相關功能並循線追查出發信來源,目前已通報該名學生所屬學校,並由學校依相關規定進行後續處理與輔導。
教育處表示,該群組寄信功能是新冠疫情期間,為方便各校教師或行政人員能迅速發布停課、線上課程異動等緊急訊息而設立,然而,此功能並未隨之停用,導致有學生於課間使用載具時發現此一漏洞,進而濫用,向全體學生帳號發送類似騷擾性質的信件。
事件發生後,基隆教育網路中心已由後台管理端於第一時間停用此群組寄信功能,以防堵此一漏洞,同時全面清查是否有其他不應被啟用的功能,經查證,確認發信帳號為基隆市某國中學生所有,目前已通報該生所屬學校,並由學校依相關規定進行後續處理與輔導。
教育處強調,任何濫用網路資源的行為都可能觸及法律責任,不僅可能構成民事侵權行為而須與法定代理人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此外,依其行為態樣,亦可能觸犯個人資料保護法、跟蹤騷擾防治法、刑法妨害電腦使用罪章等之刑事責任,後果相當嚴重。
將責成各級學校,於課堂上加強資訊安全與網路倫理的宣導,並教育學生正確的網路行為規範,以期能藉此機會,讓孩子們了解維護數位環境安全的重要性,共同營造健康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