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國道一號起點與基隆市區間聯絡道(二十九號橋),仁愛區獅球嶺地區進出二側堪稱「中山高全線最短匝道」,是獅球嶺居民小客車唯一出入口,但匯入國一處有視線死角,易發生交通事故,里長林錦榮提出陳情,市議員鄭文婷五日邀集相關單位會勘,研議增設反光鏡及照明設施,避免意外。
獅球嶺地區獅球里和書院里的里民要經由該匝道進入國一到基隆市區或往台北方向,該匝道在中山高開闢初期,高公局考量民眾進出,在起點華表紀念碑前有二十九號橋銜接基隆市區,紀念碑前方左右兩側則有通往獅球嶺的匝道,獅球里長林錦榮說,兩個里共一、二千人,每天約有五百人次利用此匝道進出通勤。
但在獅球路四十八巷(三姓公廟前)要匯進高速公路南下方向,有視線死角,無法看清左側來車;獅球路一六九巷要匯入二十九號橋進基隆市區,從國一大業隧道出口往基隆的車流量大、車速又快,外地客不會注意到該處還有一處匝道口,很容易發生事故。

獅球里長林錦榮提出陳情,仁愛區市議員鄭文婷與市府交通、工務處等單位會勘,居民現場表達,該條道路是當地居民回家唯一的道路,否則得繞道安樂區麥金路一大圈才能回到家,但進出匝道口都提心吊膽,希望能夠增設反光鏡和照明設施改善,讓駕駛人辨識過來的車輛。
鄭文婷說,早先還是麥帥公路時,當地居民就從這個出入口進出,因此國道一開通後也留了這個匝道口,方便居民出入。不過往來高速公路的車流大、車速快,行駛匝道口匯入高速公路險象環生,建議工務處和交通處能增設反光鏡和照明設備,降低意外發生。
林錦榮說,當了幾十年的里長,不斷耳提面命開車族的里民,匯入高速公路口一定要停看,確定與來車安全距離後才匯入車道。市府交通處等單位將研議設置反光警示設施,加強路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