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編劇杜政哲幽默現身高科大創新設計學院 深度剖析從編劇到導演的戲劇人生

金鐘編劇杜政哲幽默現身高科大創新設計學院,深度剖析從編劇到導演的戲劇人生。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金鐘編劇杜政哲現身高雄科技大學創新設計學院,他拋開傳統PPT演講模式,與創新設計學院院長翟治平以輕鬆對談的形式進行,現場笑聲與掌聲不斷,帶給師生與市民別具一格的對談式演講;幽默風趣的杜政哲,分享他從戲劇系學生到金鐘編劇,再到成為導演的精彩經歷,充滿深度與啟發,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創作之路雖充滿挑戰,但只要堅守初心、勇敢嘗試,必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戲劇人生。

杜政哲首先回顧自己當年的選擇與堅持。他透露,最初在專科商管類別就讀時,內心始終嚮往戲劇表演,最終決定插班到大學戲劇系,開始真正接觸戲劇創作。然而,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當初懷抱演員夢想的他,陰錯陽差接觸到戲劇編劇工作。在無數的深夜裡,面對改稿、推翻、再創作的過程,他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寫作風格,並一步步踏上編劇的正軌。

《酸甜之味》是他職涯的重大轉折,這部劇不僅讓他獲得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還讓業界與觀眾看到他的才華,之後連三季的「華燈初上」更是將他的編劇功力推至高峰。這些戲劇讓他的名字與高品質的戲劇內容畫上等號。隨後,他憑藉二0二二年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成功跨足導演領域,該片也成為當年全台票房亞軍。杜政哲表示,導演與編劇的不同之處,在於需要與更多部門密切合作,也更考驗領導能力。

他提到,自己始終堅守「不發脾氣導演」的原則,因為他認為良好的現場氣氛對戲劇創作至關重要。在對談中,杜政哲自我調侃外界對他的定位,稱自己經常被貼上「家庭劇專家」的標籤,但他不認為創作者應該侷限於單一類型。

他透露,目前正籌備一部以鬼片為題材的戲劇,這對於一向害怕鬼片的他而言是一次大膽的挑戰。他強調:「創作者不應該害怕嘗試新的領域,只有不斷挑戰自我,才能在創作中保有初心。」這份勇氣與信念贏得現場如雷的掌聲。

活動最後進行互動問答,現場觀眾踴躍提問,杜政哲坦承創作路上的孤獨與掙扎,最終都成為激發靈感的養分,並鼓勵大家「不管是編劇還是其他創作領域,只要找到自己的熱愛,堅持到不能做為止,都是值得的。」

航運船期表

萬海航運2025.05.05

萬海航運2025.05.05

德翔船務代理2025.05.05

德翔船務代理2025.05.05

航運新聞

近期新聞